當今,在眾多的新興領域中,人工智能無疑是最熱的領域之一,也備受世界各國重視,各發達國家都將人工智能作為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也不例外。
然而,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方面仍缺口巨大。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數量高達30萬之多。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人工智能行業的人才需求如此之大,薪酬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最新行業調查顯示,人工智能相關職位平均年薪達30-60萬元,優秀者甚至80萬起步,而對于精英人才,給出百萬以上年薪的名企也不在少數,即使這樣依然一才難求,催生出最貴搶人大戰。
砸錢布局,各國爭相發力人工智能領域
目前,全球很多國家都已經從國家層面加大了對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紛紛發布了人工智能國家發展戰略。
美國在2018年提出打造未來的智能制造系統;德國計劃到2025年投資30億歐元開展人工智能研究,推動落實“人工智能德國制造”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英國2018年推出人工智能行業新政,旨在站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革命的前沿;日本則計劃在5年時間里總共投資20億日元,成立專門的研發基地,合作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基礎性研究;韓國計劃在2030年將韓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提升至世界前列……
當然,我國也不甘人后,其中,北京、上海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已形成頭部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園區正加速推進,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企業總數占全國的86%。
之所以大家如此積極,既培養人才、又吸引人才,一方面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是想抓住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波科技浪潮的機遇,搶占領先優勢。
人工智能人才為什么如此緊缺?
市場需求大、薪酬高的人工智能人才,之所以如此短缺,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1.行業發展突飛猛進。近幾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快速發展的行業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有相關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及其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量在半年時間內,就猛增了四倍之多。
2.人才供給斷檔現象突出。由于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歷程較短,人才儲備不足且培養機制不完善,導致當前高校、企業等各界的人才培養速度還無法匹配產業的需求擴張速度,產業內能夠滿足需求的有效人才密度不足,導致人才供需嚴重失衡。
3.人才質量不達標。人工智能相關行業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許多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在業務技能等方面也大都屬于摸著石頭過河,缺少相關的專業學習背景,滿足不了崗位對于更高專業技能的要求。人才質量參差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用人荒局面。
人工智能人才缺口會持續擴大嗎?
當前,許多國家對于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同樣十分重視,據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這樣的重視不止來自官方,還有比如華為、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型互聯網企業,圍繞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布局的速度也是日趨加快。
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前景廣闊,相關行業人才的缺口和需求量將會進一步增大,尤其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會更加吃香。未來,人工智能領域或有可能成為就業的“壓艙石”。
所以,對于有志于從事人工智能工作的個人來說,學習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技能,做一名“人工智能+”的融合式人才,這樣必定能吸引各大互聯網、科技企業爭相拋來橄欖枝,也能穩穩端上“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