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兩會教育熱點
教育工作重點:更加公平、更高質量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立德樹人的事業。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話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在今年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為我國教育發展建言獻策,《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多處提及教育話題,并且確立了2021年的教育工作重點是“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從兩會“教育熱點”感知民生溫度
面對當下社會熱點的教育問題,像“人工智能應用教育準入”、“網絡游戲沉迷”、“家庭作業繁重”、“視力保護”、“校外培訓”,習近平總書記說道:“我們來共同關心這些教育問題?!?/p>
總書記強調,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番話傳遞出了以人為本、關愛民族未來的民生溫度,為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兩會期間,“教育公平”是民聲呼吁最高的,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越有保障,社會上升渠道就越通暢,人們對“知識改變命運”的信仰就越堅定。
同時,科技創新、職業教育、教師待遇等時代發展的突出問題,也得到了政府國家的相當重視:“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什么是好的教育?這回答火了!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關于“教育的真諦”的闡述刷屏了!
“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
教育,啟迪智慧、豐潤精神、育人鑄魂的過程,“分數”不是成長的目的和全部。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學生不僅擁有廣闊的知識、過硬的能力,更要有強大的精神、美好的品德、辯證的思維。打造高質量教育,離不開高質量教師,離不開科學有效的方法,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老師、學生,學校、家庭、社會,都要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中來。這也就是一些委員代表所提議的——“建立家庭教育民間機構”、“社區引入家庭教育服務的公共力量”、“將家庭教育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項目學習是推動課改和教改的抓手
國家要求提高教育質量、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教育專家朱永新提議道:“開展項目學習?!?/p>
在教學中,老師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一系列環節或者依照現實中的問題、真實存在的項目,讓學生通過團隊的分工合作,以工作的模式來研究問題、得出結論,是一種情景式教學。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注重“項目設計”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也提出開展“項目化學習”。
項目學習以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為任務,學習者超越學科界限理解和識別問題的本質,應用多學科知識和不同技能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育不再是培養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擁有者,而是培養能夠運用知識去探索、創造新知識的人。
大量研究表明,項目學習不僅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且對思維能力、深度學習、跨學科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八維會一直踐行“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一直以來,八維依托自身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領先優勢,在人才培養、教育創新等方面,持續發揮著身為教育工作者應有價值,為實現教育的公平性、培育高質量人才而努力著。
25年來,八維形成了以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為核心專業的學科建設,開設的十五大專業,均符合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用前沿強大的技術技能,武裝學生的實力,讓學生能夠憑借過硬的本領,優質就業。
除了“鑄身”,八維以獨特的八維文化,滋養著學生的精神世界。素教課程、學生自主管理實踐,讓學生領悟“磨礪智慧,陶冶心靈,燃燒激情,快樂新生”的校訓內涵,形成“感恩奉獻”、“內方外圓”、“正確歸因”的“思言行”,八維從思維意識、精神品格強大著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實踐中,八維奉行“人人皆可高效、快樂成才”的理念,面向廣大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等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他們改變自身和家庭命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八維在與各大企業保持著緊密合作聯系的過程中,感應著市場的反饋與變化,引入最潮流的技術作課程內容、借鑒名企的技術標準作考核方式、依照最火熱的項目應用開展實訓訓練,讓學生時刻把握技術趨勢、滿足崗位能力要求、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
同時,八維憑借自身的軟件開發實力,研發了“家校飛雁”系統,與家長保持著緊密溝通,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學生成長。
讓學生享有更高質量的教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這也是八維的責任和目標。八維會一直肩負著“創新教育、引領未來”的使命,沿著國家指明的發展方向,全力以赴地做好教育,做令人民滿意的教育!